水产医院论坛

标题: 【蟹类专题】河蟹早期偷死原因分析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liangweijian    时间: 2025-4-1 09:38
标题: 【蟹类专题】河蟹早期偷死原因分析
河蟹早期偷死原因分析

徐金虎

       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有着数量众多的河蟹养殖池塘,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池塘的养殖情况还是不太理想,越养越困难。在此,笔者结合了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,给大家分析一下河蟹早期(第一、二次蜕壳期间)偷死的主要原因。
       一、清塘药物残留
       部分养殖户喜欢用菊酯类药物来清塘,加上池塘换水条件不好,药物残留重,容易对河蟹鳃、肝胰腺等造成损伤,引起偷死。
       二、乱用杀虫药处理水浑
       部分人会存在一个误区,认为水浑是由于水体中浮游动物数量过多引起,从而选择杀虫来处理水浑,其实这是错误的,池塘水浑主要是由河蟹活动时搅起来的底泥引起,和浮游动物量没有直接关系,只是因为河蟹不摄食这些浮游动物,才会显得数量众多。因此,提高水体透明度才是关键,如果蟹塘的水看起来是清清爽爽的,那只能说明河蟹放养数量不够,需要补苗。
       三、水位浅,水体变化大
       池塘水位过浅,很容易就会受到天气影响。出太阳时气温升高,水温也随之升高,太阳落山时水温又开始下降,昼夜温差大,溶氧也会随之发生剧烈变化;而晴天时光合作用强,氧气容易过饱和,傍晚太阳落山后,又容易缺氧。遇上连续阴雨时,天气多变,水浅的池塘水草和藻类也容易出问题而引起水变等。另外水浅还会引起水难肥、水浑水脏、草脏、吃草虫多、青苔多等问题,所以在养殖河蟹时一定要适当加深水位。

      四、草多水清
       凡是水草多、水清见底的池塘河蟹成活率就低。水草少,水看上去有点偏浑,有点肥度的池塘成活率反而会高。因为现在水源变差,草多了之后塘底容易脏,污染物质增多,氨氮、亚硝酸盐容易升高,而且这种池塘溶氧变化也大,河蟹容易应激偷死。

       五、肥水不当
       早期温度低,藻类繁殖慢,水草生长也慢,有的甚至没有草,很多池塘存在大量施肥的现象。肥水的目的本是养草和培藻,然而大多数使用的肥料都不是水溶性的,泼洒过后会沉积在塘底,引起氨氮、亚硝酸盐升高,对河蟹生长造成危害。此时就需要使用芽孢杆菌或EM菌等对沉积的肥料进行分解,转化成氮肥、磷肥,才能被藻类和水草吸收利用。

       由此可见,想要养好河蟹,养殖早期一定要做到加深水位、慎用刺激性药物、正确肥水、合理种草、科学增氧这五点。
(转自“利洋水产”微信平台)

作者: 微山有情丶懒懒    时间: 2025-4-4 16:25
水位浅+水草多,就会引起螃蟹出现氧气气泡病,特别是在天气突然升温的情况下。哪怕是长期天气好也会引起PH的升高,高PH值就是会造成蟹苗体质变差,引起偷死,而且这种塘口长期吃料上不来也是会的。
处理方案:1、水位要大。2、降低池塘PH。3、保证池塘的菌藻平衡。
作者: suotonghao    时间: 2025-4-29 11:29
想要提高早期成活率,就要慎杀虫、杀青苔,也不能盲目肥水。
作者: hanfj    时间: 2025-4-30 11:21
早期气泡病是偷死损苗的一大原因




欢迎光临 水产医院论坛 (http://113.105.16.58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